自2017年3月山西省陽泉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組成以來,常委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扣黨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找準人大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起來,總結提煉出“三點三同”履職行權工作模式,不斷推動新時代人大工作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抓住市委工作重點、與黨委同向
旗幟鮮明講政治
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圍繞陽泉市委中心任務謀劃工作。常委會黨組健全了執行請示報告制度的實施辦法,明確每年向市委作一次全面工作情況報告,將12類重大事項列入向黨委請示報告清單,共向市委提交工作要點、立法計劃、監督議題、改革事項、法規草案等請示報告26件。常委會緊扣市委歷次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謀劃工作,將項目建設、產業轉型、脫貧攻堅、城鄉融合、文旅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等列為人大履職重點方向,提交調研報告19篇,多條建議被市委吸納;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選聘招商特使13名,洽談重點項目25個,指定專人提供代辦服務,成功引進匯鑫現代養殖農業產業園等項目,招商引資成效得到市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市人大機關被評為“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充分發揮立法引領作用,推動市委決策部署落地生根。2018年以來,常委會堅決響應市委“五城聯創”的決策部署,針對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落后、原有部分政府規章過時失效、職能部門執法依據不足的實際,以“小切口”為切入點,著重對上位法進行細化補充,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完善,做到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相繼出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城市綠化、愛國衛生、市容環衛管理、大氣污染防治、集中供熱、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和住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推動城市綜合管理邁入法治化軌道,引導群眾對“五城聯創”的深入理解和認同,使之成為廣大市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和自覺行動。目前,省級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成功,國家衛生城市通過檢查驗收。
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確保市委決策主張轉化為人民意志。常委會主動將市委近年來作出的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維護好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抑制清明節易發火災多發態勢、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等重大決策,通過主任會議提議及時確定為重大事項決定議題,交由相關工作機構起草決定草案,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經充分審議,依法作出調整“十三五”規劃部分指標、加強和支持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嚴禁清明節等傳統祭祀日期間和森林草原高火險期野外用火、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等4項決定,為動員全市各級各界貫徹落實市委決策提供了法律依據。
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權,確保省市委人事安排意圖順利實現。常委會堅持黨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的有機統一,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168名,在健全黨組會議通過、主任會議討論審查、任前法律考試、介紹人選情況、供職發言、投票表決、頒發任命書等工作程序基礎上,推出被任命人員供職發言全程攝像、被任命人員就職憲法宣誓、向被任命人員贈送法律用書等新舉措,督促被任命人員把宣誓當成激勵和鞭策,把誓言轉化為實際行動,把憲法精神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積極探索任后監督形式,2019年對10名政府部門負責人和2名法檢兩院副職開展述職評議,評議結果反饋述職人員并報送市委,強化了被任命干部的法治觀念、人大意識、責任意識,擬在本屆任期內實現被任命干部述職評議全覆蓋。
切實強化自身建設,嚴格落實市委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健全常委會黨組、機關黨組、黨總支三級黨建主體責任落實機制,將“五型機關”、標準化黨組織、“三零單位”創建有機融合、一體推進。連年召開學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重要思想交流會,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制定整改措施125條,解決實際問題90個,黨員干部經受了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認真落實“三會一課”、談心談話制度,扎實開展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活動;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精心辦好各類宣傳欄目,扎實做好人大理論研究與《人大志》二輪編纂工作;支持派駐紀檢監察組履行職責,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規定,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干部職工精氣神得到有力提振,陽泉市人大機關被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山西省文明單位”。
把握百姓關注熱點、與人民同心
為民代言獻實策
強化素質提升,錘煉人民群眾信得過的代言人。常委會嚴把代表入口關,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揚民主,不斷完善代表候選人提名推薦辦法,進一步優化代表結構,突出“代表性、廣泛性、先進性”,通過法定程序選出政治立場堅定、遵守憲法法律、得到群眾廣泛認同的人大代表;大力推進代表培訓系統化、制度化,依托全國人大培訓中心和省內外高校,舉辦6期代表履職能力培訓班,組織代表學習憲法、人大制度理論、形勢政策、代表權利義務、人大議事規則,邀請先進代表介紹經驗,開展“向申紀蘭學習,爭當人民好代表”活動,引導代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見賢思齊、爭做先鋒,以實際行動兌現“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近年來,涌現出公益律師劉新東、村民致富帶頭人宋曉文、巾幗建功標兵荊素儉等一批優秀人大代表。
完善聯系機制,傾聽基層百姓掏心窩子的心里話。常委會大力推行“14710三聯系”制度,規定每名主任會議成員聯系4名委員、每名組成人員聯系7名市人大代表、每名市人大代表聯系10名以上的縣鄉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每年實行動態調整。代表們紛紛深入原選區基層單位,聽老鄉音、聊家常事、解百姓難。這一做法得到全國人大的認可,在2020年1月8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編發的《聯絡動態》(總第1898期)上以《山西省陽泉市人大常委會用“14710三聯系”工作制度打通代表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為題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
建實聯絡站點,架起代表與群眾常見面的連心橋。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省人大關于代表聯絡站建設的文件精神,出臺加強全市人大代表聯絡站規范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縣鄉兩級改建代表聯絡站45個、聯絡點119個,實現了鄉鎮(街道)、村(社區)聯絡站點全覆蓋,2976名各級人大代表全部編組進站,努力打通代表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
嚴格審核把關,提出全市人民最真切的“建議書”。針對有些代表撰寫的建議內容空泛、缺乏針對性,常委會出臺代表建議提出辦法,明確代表議案建議的撰寫標準。在人代會前期,引導代表結合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建言獻策;在人代會中期,由團長對議案建議質量進行把關,并安排專人負責收集。審查組對所有議案建議進行審核,協助代表把握好議案建議的針對性、建設性、可行性,使提出的議案建議符合法律規定,確保每件建議都言之有物,既有具體問題也有解決措施。
加大督辦力度,辦好廣大群眾最掛念的操心事。常委會完善了政府領導領銜辦理、常委會領導領銜督辦、人大代表全程參與的機制,將議案建議辦理納入市直單位目標管理考核范圍,強化動態管理、開展滿意度測評,推動辦理工作由答復滿意向結果滿意轉變;積極回應代表推動創衛攻堅和項目建設的呼吁,組織五級人大代表視察全市創衛城建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以實際行動引導廣大市民爭當創衛攻堅和項目建設的推動者,視察效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贊賞;針對代表反映多年的出門難問題,開展了對陽大鐵路建設的專題詢問,并持續抓好跟蹤問效,陽大鐵路于2020年9月順利通車,了卻了陽泉人民多年夙愿。
盯住政府工作難點、與政府同力
依法履職促發展
盯住經濟運行情況開展監督,助力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常委會聽取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推動市政府抓住國發【2017】42號文件重大政策機遇,樹牢“項目為王”理念,推進工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聽取審議科技創新情況報告,推動市政府拓寬科技投融資渠道,拓展產學研合作,提升科技綜合實力,加快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聽取審議實施中小企業促進法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1+6”行動方案情況報告,推動市政府出臺36項具體措施,加大減稅降費、股份制改造、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力度;開展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國企改革、能源革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大數據產業發展、鄉村產業振興的調研督查,助力全市經濟蓄能增勢,穩中向好。先后向市政府發出審議意見20份,市政府按照審議意見都積極進行了整改。
盯住國資管理和預決算情況開展監督,助力財力配置和國資監管交出“明白賬”。常委會認真貫徹中央、省委指導意見,推動市縣兩級建立政府向人大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聽取審議全市國有企業、行政事業、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督促市政府提高國有資產管理、使用和運營效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聽取審議預算執行、財政決算、債務安排、財政審計報告,加大對重大投資項目的績效監督,對審計整改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督促政府嚴格部門預算決算、合理控制債務規模。強力推進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在全省率先開發成功應用軟件,實現人大與財政、審計、社保、國資、稅務等部門資源共享,建成人大專工委與代表聯絡站的聯網通道,實現省、市、縣、鄉四級縱向貫通,形成發現、反饋、處理、消化問題的全鏈條閉環監督鏈條;及時開發上級轉移支付和中央直達資金監督模塊,對資金分配使用情況實時監督,下發2份監督意見,推動政府依法理財用財,有效發揮了中央資金助企紓困的重要作用。
盯住生態環保情況開展監督,助力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為扭轉陽泉市兩度被生態環境部約談的被動局面,常委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在配合全國人大執法檢查、聽取審議市政府環保目標完成情況報告、啟動環保專項督查、開展環保行活動、組織固廢污染防治執法調研、督辦環保建議基礎上,開展了環保專題詢問,并對詢問意見辦理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開展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和河長制調研,督促有關部門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和水域岸線管理制度,推進流域系統綜合治理;開展土壤污染防治“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要求相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嚴格環境監測,用嚴密法治保護土壤。
盯住民生改善情況開展監督,助力提升全市居民的幸福指數。常委會聚焦文化教育體育事業,開展高中教育和農村中小學教育、文物保護、體育健康產業情況調研,提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搶救性維修文物、普及健康文化理念的建議;聚焦醫療衛生事業,聽取審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報告,開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禁止隨地吐痰規定,開展傳染病防治法、愛國衛生條例調研檢查,提出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筑牢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堅固防線的建議;聚焦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開展安全生產、防震減災、保障房建設情況視察調研,督促落實安全責任制;聚焦弱勢群體生存狀況,開展促進就業、特困人員救助、殘疾人保障、老年人保障、反家庭暴力執法檢查,推動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市財政民生支出連年占比保持在80%左右,凸顯了人大監督的民生底色。
盯住司法工作情況開展監督,助力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常委會緊扣全市司法領域中心工作,綜合運用多種監督手段,不斷推進司法工作向縱深發展。聽取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情況報告,督促法院加快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聽取審議民事檢察監督、公益訴訟、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情況報告,推進檢察機關規范運行檢察權;聽取審議消防法實施、掃黑除惡、治安防控體系情況報告,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陽泉;視察憲法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律師法執法檢查,調研社區矯正情況,推動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熱情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對代表反映或轉遞的群眾信訪事項及時轉辦,解決了一批涉法涉訴信訪難題。陽泉市被中央政法委確定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市,全市人民群眾安全感明顯增強,在山西省社情民意調查中的測評分值居全省第一。
(作者系山西省陽泉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
(《人民周刊》2020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