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黨員王人榮等6戶人家繼承老一輩庫區移民精神,舍小家顧大家,無償捐贈24間瓦房修建移民展覽館……”
近日,在山東青島萊西市日莊鎮溝東新村庫區移民文化展覽館,81歲的產芝水庫修建親歷者高溫芝老人,正在為新村的后生娃娃們講述村民傳承紅色基因的感人故事。“用群眾身邊人的身邊事更能感動大家,多做好事、善事‘道德積分’就高,大家發自內心地聽黨話、跟黨走”,溝東新村黨總支書記高維玉介紹:“我們通過新村道德評議會選出的‘好婆婆’‘好媳婦’‘精品庭院’等,都成為鄉親們爭相追趕效仿的對象,大家你追我趕形成了良性循環。”
高維玉提到的“道德積分”源自萊西市在深化拓展“萊西經驗”過程中,緊抓道德積分大數據管理,將群眾心中所感、眼中所見化為具體分值,打造出德治、德益和德學聯盟,在當地形成了積分量化統領的道德評價、激勵和教育體系,使基層善治從無形變有形。“過去俺們村都是花錢雇人打掃衛生,清理的不及時也不徹底。”談起新村德治前后地變化,正在屋前打掃落葉的村民劉日紅感慨道:“現在村里每季度都公示‘道德積分’,積分高低關乎大家‘臉面’,于是乎老少爺們和婆娘們都積極勞動起來,大家比著干,現在村里環境衛生著實比以前強多了。”
從過去“背著手看”到如今“甩開膀子干”,萊西市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基礎上,圍繞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等多個維度,明確愛黨愛國愛村、愛崗敬業、志愿服務、移風易俗、維護環境等75項道德積分賦分標準,實現了道德評價得具體化,也讓“有德者”脫穎而出、一目了然,成為大家心中學習追趕的榜樣。“多做好事不僅‘臉上有光’,還能補貼家用,挺好挺好!”在溝東新村的道德超市,村民趙建芬用5個道德積分兌換了一瓶醬油,加上之前兌換的食鹽和米醋,這個月家里的調味品算是置辦全了。
在如今的萊西,類似鄉村道德超市這樣的道德聯盟加盟單位有200余家,其中不乏新華書店、檢驗檢測中心等企事業單位。為了讓“好人得好報”這一向善理念在百姓心中“開花結果”,萊西市運用市場化思維,通過財政投入、社會捐款捐物等多方途徑匯集“道德資金”270萬元,讓“有德者”可以在道德聯盟單位享受積分兌換、打折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服務,從實物和服務層面實現了“德者有得”、好人好報。“德者有得”實行以來,僅鄉村環境衛生治理一項,萊西每年可節省村級支出1000余萬元(省出來的錢用于修繕小學、助老大食堂補貼等民生福祉事項)。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萊西市民自發地加入到基層善治的熱潮中,當地先后成立900余支“上善萊西”志愿服務隊,形成了市、鎮、村三級一體貫通的志愿服務體系,全面開展“我為好人辦實事”活動。在上半年舉辦的“上善萊西建行助力”活動中,20萬元的“道德資金”撬動當地消費300余萬元,超過2萬名“有德者”得到優惠與服務,在激勵大家崇德向善跟黨走的同時,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