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民之所望,也是政之所向。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關于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的重要規范性文件,有助于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多發高發態勢,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為發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廣、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犯罪類型。辦理貸款、冒充客服、兼職刷單、投資理財、網絡購物、冒充公檢法、網絡賭博、征婚交友……與傳統的詐騙罪相比,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具有手段的多樣性、行為的隱蔽性、成本的廉價性、傳播的廣域性等特點,危害更大、范圍更廣、影響更惡劣,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嚴打高壓,打防結合,是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有效手段。“云劍”“長城”“斷卡”“斷流”……過去一年來,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專項行動,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9.4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3.4萬名,同比分別上升28.5%和76.6%;國家反詐中心直接推送全國預警指令4067萬條,各地利用公安大數據產出預警線索4170萬條,成功避免6178萬名群眾受騙??梢哉f,打擊戰果創歷史新高,涉詐犯罪生存空間被全面擠壓,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但是也要看到,電信網絡詐騙不是簡單的社會治安問題,而是復雜的社會治理難題。一方面,詐騙手法加速迭代變化,攻防對抗不斷加劇升級。另一方面,群眾防騙識騙能力有待提高,麻痹心理防不勝防。針對這些現實情況,《意見》著重提出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包括依法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構建嚴密防范體系、加強行業監管源頭治理、強化屬地管控綜合治理、加強組織實施,等等。把《意見》落到實處,就要既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斬鏈條,也要廣泛動員、群防群治,發動群眾力量,匯聚群眾智慧,形成全社會反詐的濃厚氛圍。
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這種頑疾,只有齊抓共管,才能抓出結果、管出成效。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明確提出“堅持全鏈條縱深打擊”“堅持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統籌力量資源,建立職責清晰、協同聯動、銜接緊密、運轉高效的打擊治理體系”等工作要求。從被動應付轉向主動出擊,由單一部門轉向聯合發力……不管是立法部門、司法機關、執法機關,還是電信運營商、金融機構,乃至企業、商家,都是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聯合防線”的一部分,都有責任和義務推動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主責、行業監管、有關方面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
“你下載國家反詐APP了嗎?”一句火爆線上線下的流行語,也是全社會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縮影。保持嚴打高壓,協同共管共治,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為美好生活保駕護航,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