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樹立新時代的家庭觀”。中華民族素有重家庭、講家教、守家風的優良傳統,在歷史長河中形成并發展的家風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中涌現出了哪些感人的紅色家書?體現了共產黨人怎樣的精神譜系?9月25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研究館副館長、家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張丁,來潭主講《紅色家書中的百年信仰和家風傳承》,從人大家書博物館珍藏的7萬件家書中擷取部分紅色家書,帶領雨湖區黨員干部縱深了解、學習、傳承這些家書中的紅色基因和優良家風。
此類拳拳教誨之辭,《顏氏家訓》中比比皆是。這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家庭教育書,分為7卷20篇,包括作者關于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總結,在中國傳統教育史上影響巨大,有“古今家訓,以此為祖”的贊譽。
“國無廉則不安,家無廉則不寧”,為大力弘揚中交集團“心至廉 路致遠”廉潔文化理念。近日,中交三公局華中公司通過開展廉潔家風建設系列活動,讓廉潔文化深入人心,持續營造和弘揚崇尚廉潔、抵制腐敗的良好風尚。
全國婦聯、教育部日前啟動2023年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活動,活動以“家教伴成長 協同育新人”為主題,將匯聚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力量,大力普及家庭教育促進法,廣泛宣傳家庭教育科學理念知識,營造全社會重視支持家庭教育的濃厚氛圍。
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以深邃的哲學思想、卓越的政治實踐、輝煌的文學成就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在蘇氏家族內部形成了讀書正業、孝慈仁愛、為政清廉的家庭風氣,也滋養著后世子孫的精神氣質與品德修養。
家庭是國家進步、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石,家教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譜寫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新篇章。
記者從福建省婦聯獲悉: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等,福建建立社區(村)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1.5萬多所(個),覆蓋率達84%,提前3年實現80%創建目標。
作家蔣藍、邵永義創作的《母儀若水潤三蘇——蘇母傳》深入發掘三蘇故事,用獨特視角、精彩敘事和充沛情感講述蘇母程氏勸夫以進、教子以學、持家以儉,成就“一門父子三詞客”的故事,塑造了蘇母這樣一個具有歷史和現實意義的典型人物形象,生動傳達了中華傳統美德和優秀家教家風的豐富內涵和深厚底蘊。
福建省福州市92歲的“臺灣女婿”林振華,最近把珍藏的73封兩岸家書捐給福建省檔案館。捐贈現場,林振華說起多年前赴臺探親,與46位親人歡聚一堂的難忘情景。他說:“這些信件,每個字都在說‘兩岸一家親’!”
時代在不斷前進,人們對家庭教育的觀念和態度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家庭教育問題的頻繁凸顯,國家層面對家庭教育的日益重視,我們對家庭教育的本質、功能、屬性以及存在的問題等有了更多反思。
為持續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家庭在助推廉潔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安裝分公司通過廉潔文化“進家庭”活動,讓廉潔文化浸潤人心,持續營造風清氣正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