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亞細亞,最憶是杭州。一屆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亞運會,一屆陽光、和諧、自強、共享的亞殘運會,為世界呈現了一幅精美的體育畫卷。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帶來了什么,改變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行走之江大地,答案蘊藏其中。
立足風能光能資源優勢,河北著力優化重點區域布局,打造張家口、承德地區風電光伏發電和綠氫制造基地,積極推動在具備規?;_發條件的唐山、滄州等地布局3個百萬千瓦級光伏發展示范區。截至2022年底,河北風電、光伏總裝機量6652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153.9億千瓦時,約占全省總發電量的35%,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
武漢廣大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打造創新涌動的新時代英雄城市。
10月26日是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后的第四個比賽日。本屆亞殘運會開賽以來,賽事精彩紛呈,來自亞洲4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在浙江杭州追逐人生夢想、展現自強風采、共敘團結友誼。截至10月26日22時,杭州亞殘運會已產生359塊金牌、356塊銀牌、430塊銅牌,共有31個體育代表團獲得獎牌。
殘疾人體育事業是展現精神與品格、凝聚信心與力量、充滿關愛與希望的事業。本屆亞殘運會運動員參賽規模再創新高。這是展示競技水平和精神風貌的平臺,也是彰顯生命價值和人生精彩的舞臺。北京冬殘奧會、杭州亞殘運會等賽事的舉行,將和平、友誼、關愛的種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助力越來越多殘疾人追逐夢想、激揚風采。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方案》的出臺,旨在通過組織實施為期三年的專項行動,從提升專利質量和加強政策激勵兩方面發力,進一步打通堵點、激發動力、激活市場,切實解決專利轉化運用的源頭質量問題、主體動力問題、市場渠道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專利轉化運用效益,更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各地區各部門把諄諄囑托化為堅決行動,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面貌明顯改善,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希望的田野欣欣向榮。新征程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步履鏗鏘,為開局之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明確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2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國是世界漁業大國。中國遠洋漁業發展情況、重點監管措施和成效如何?如何強化科技支撐?中國遠洋漁業對世界漁業有哪些貢獻?記者采訪了有關負責人和專家,詳解公眾關心的問題。
10月19日,2023“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辦,來自70多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110多家媒體的負責人和資深編輯記者、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等參加。圍繞“加強媒體合作,共創美好未來”主題進行分享交流,凝聚媒體合作廣泛共識,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中國的周邊外交政策展望》基于對亞洲當前形勢和未來趨勢的評估及看法,全面闡述中國周邊外交的實踐成果、政策理念和目標,宣示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以自身發展促進周邊發展,同地區國家共同推進現代化進程,共同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攜手繪就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共生的新時代亞洲愿景。
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成立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致以熱烈祝賀,向工商聯系統全體干部職工和全國廣大民營經濟人士致以誠摯問候。
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民營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和政府管理服務民營經濟的助手,全國工商聯引領各級工商聯及其所屬商會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中發揮積極作用,助力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10年來,講好“一帶一路”故事、促進共同發展繁榮,成為共建國家媒體的共同擔當。各國媒體積極做共建“一帶一路”的記錄者、參與者、推動者,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夯實民意基礎,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一次次深情鼓勵,激揚巾幗之志;一項項暖心舉措,凝聚巾幗之力。新時代新征程,廣大婦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爭做偉大事業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于追夢的奮斗者,乘風破浪、奮勇爭先,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磅礴的巾幗力量。
10月1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