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扎實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唐山段)建設,目前總投資39.67億元的33個重點項目,已完成投資20.24億元,7個項目順利完工,26個項目開工建設。
近日,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候選區百山祖園區獲得“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CBRN)成員證書”,標志著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候選區整體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大熊貓國家公園內,保護區內有各類動植物3700余種。開展春季巡護,關系著動植物安全保護和大熊貓生態樣線監測。保護區的巡護員們跟隨春天的腳步,走在巡護路上。
2月7日,山東省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局一行8人到臨沂市林業局圍繞蒙山區域保護與發展進行了座談交流。溝通了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基本情況,世界地質公園年會籌辦,蒙山區域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規劃設想,蒙山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作。
2022年,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批復》中“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和《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關于做好社區工作的通知》相關要求,在與片區內所轄的35個村(社區)簽訂集體資源管護協議的基礎上,結合片區集體資源管理工作需要,積極探索建立當地居民參與生態保護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林草局、青海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領會建設國家公園是“國之大者”,著力推進國家公園建設,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經驗;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凝聚局省合力,共同推進青海省國家公園建設提速升級。
國家林草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近日聯合印發《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遴選出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含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提出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
這里是“中華水塔”。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發源于青海的大江大河,滋養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從曾經“守著源頭沒水喝”到鐵腕治理,再到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數年探索,回頭望,一些采訪過的基層干部群眾的身影浮現在我的腦海。他們和江水澎湃在一起,奔涌出人與自然美美與共、生生不息的新時代交響……
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在此間發布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調查顯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共分布野生脊椎動物280種,野生無脊椎動物522種;維管束植物543種,大型真菌203種,水生生物575種。
茶葉是武夷山的一張名片。去年10月武夷山國家公園正式設立,茶山建設和管理成為國家公園生態保護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在保護生態的同時,當地科學建設生態茶園、發展林下經濟,讓生態保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