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大時代課題,突出全面從嚴治黨這個主題主線,提出一系列管黨治黨、興黨強黨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以一系列原創性成果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標志著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在這個急劇變動的時代,知識生產環境與學科環境都已經發生或正在經歷未曾預見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討論政治學學科與知識生產及自主知識體系構建問題,至少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同時強調“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兜牢兜實基層“三?!钡拙€,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這是黨中央審時度勢在穩就業方面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未來推進穩就業工作的根本遵循。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不久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這明確了未來我國產業發展的方向。
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要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把擴大內需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機結合起來。擴大內需戰略是從市場需求規模方面增強發展動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從優化供給結構方面提升發展質量。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持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當前,數字平臺借由大數據、算法、區塊鏈、物聯網等飛速發展,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之一,也是依法管網的重點對象。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要加強科研學風作風建設,堅持科學監督與誠信教育相結合,縱深推進科研作風學風治理,引導科技人員摒棄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穩“冷板凳”。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關黨的長期執政,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福祉。新時代新征程,要深刻認識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意義,大力推動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以網絡強國建設新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脫貧地區有條件的農戶發展庭院經濟。近年來,不少地區農戶在符合用地政策前提下,利用自有院落空間及資源資產發展庭院經濟,成為群眾就近就業創業、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展增收來源的有效途徑。
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對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引擎,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據“十四五”規劃綱要,“統籌數據開發利用”“推進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匯聚融合”成為我國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關系到我國能否更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變化新趨勢,能否保持并發揮自身優勢,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開拓更大發展空間。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求“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這為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維護產業鏈安全穩定指明了方向。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當前,體育事業的發展愈加依賴于科技創新。開展體育科技革命、實現自立自強,是推動我國體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全面建成體育強國的必然要求。
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也是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近年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力有序推進。未來我們要把擴大內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有序銜接起來,不斷激發新型城鎮化的消費潛力,拓展投資空間,深入推進城鎮化體制機制改革,使之成為提振內需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在不久前召開的平臺企業座談會上,李強總理指出,平臺經濟在時代發展大潮中應運而生,為擴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間,為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引擎,為就業創業提供了新渠道,為公共服務提供了新支撐,在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